二甲醚
二甲醚
常用名:二甲醚
CAS号:115-10-6
英文名:dimethyl ether
中文别名:甲醚
二甲醚名称
中文名:二甲醚
英文名:dimethylether
中文别名:甲醚
英文别名:更多
二甲醚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0.7±0.1g/cm3
沸点:-29.5±3.0°Cat760mmHg
熔点:−141 °C(lit.)
分子式:C2H6O
分子量:46.068
闪点:-85.9±5.7°C
精确质量:46.041866
PSA:9.23000
LogP:-0.08
外观性状:无色气体
蒸汽密度:1.62(vsair)
蒸汽压:4784.2±0.0mmHgat25°C
折射率:1.309
储存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稳定性:
1.甲醚具有甲基化反应性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乙酸或乙酸甲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氧基乙酸;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乙腈。可氯化成各种氯化衍生物。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稳定性稳定
3.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硫、硫化物
4.避免接触的条件接触空气、光照
5.聚合危害不聚合
水溶解性:soluble
分子结构:
1、摩尔折射率:13.15
2、摩尔体积(cm3/mol):67.9
3、等张比容(90.2K):131.3
4、表面张力(dyne/cm):14.0
5、极化率(10-24cm3):5.17
计算化学: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1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9.2
7.重原子数量:3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更多:
1.性状:无色气体,有醚类特有的气味。
2.熔点(℃):-141.5
3.沸点(℃):-24.8
4.相对密度(水=1):0.61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6
6.饱和蒸气压(kPa):533.2(20℃)
7.燃烧热(kJ/mol):-1453
8.临界温度(℃):127
9.临界压力(MPa):5.33
10.辛醇/水分配系数:0.10
11.闪点(℃):-41(CC)
12.引燃温度(℃):350
13.爆炸上限(%):27
14.爆炸下限(%):3.4
15.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
16.折射率(20ºC):1.3018s
17.气体黏度(mPa·s,20ºC):85.1
18.蒸发热(KJ/mol,-24.8ºC):467.4
19.熔融热(KJ/kg):107.3
20.生成热(KJ/mol,气态):-185.5
21.临界密度(g·cm-3):0.275
22.临界体积(cm3·mol-1):168
23.临界压缩因子:0.270
24.偏心因子:0.204
25.溶度参数(J·cm-3)0.5:17.572
26.vanderWaals面积(cm2·mol-1):4.840×1010
27.vanderWaals体积(cm3·mol-1):31.040
28.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1460.5
29.气相标准声称热(焓)(kJ·mol-1):-184.1
30.气相标准熵(J·mol-1·K-1):267.34
31.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kJ·mol-1):-112.9
32.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65.57
二甲醚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醚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ether
:中文名称2:
:(二)甲醚
:英文名称2:
:dimethyleth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50
:CASNo.:
:115-10-6
:分子式:
:C2H6O
:分子量:
:46.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No.
:甲醚
:
:115-10-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
:侵入途径:
:
:健康危害: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对皮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
:眼睛接触:
: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有醚类特有的气味。
:pH:
:
:熔点(℃):
:-141.5
:沸点(℃):
:-23.7
:相对密度(水=1):
:0.6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62
:饱和蒸气压(kPa):
:533.2(20℃)
:燃烧热(kJ/mol):
:1453
:临界温度(℃):
:127
:临界压力(MPa):
:5.3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350
:爆炸上限%(V/V):
:3.4
:爆炸下限%(V/V):
:27.0
:溶解性:
:溶于水、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作致冷剂、溶剂、萃取剂、聚合物的催化剂和稳定剂。
:其它理化性质:
: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卤素。
:避免接触的条件:
:
:聚合危害:
:
:分解产物:
: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308000mg/m3(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
:刺激性:
:
:致敏性:
:
:致突变性:
:
:致畸性:
:
:致癌性:
: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
:生物降解性:
:
:非生物降解性:
: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21040
:UN编号:
:1033
:包装标志:
: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1类易燃气体。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
:填表时间:
:
:填表部门:
:
:数据审核单位:
:
:修改说明:
:
:其他信息:
:
:MSDS修改日期:
:
二甲醚毒性和生态
:
二甲醚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吸入LD5O:308gm/m3;
2、其他多剂量毒性:大鼠吸入TDLO:2pph/6H/30W-I;
3、吸入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作用,麻醉作用比乙醚弱。对皮肤有刺激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空气中允许浓度为400mg/kg。
4.急性毒性
LC50:308000mg/m3(大鼠吸入)
5.刺激性暂无资料
6.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甲醚,每天6h,每周5d,30周,体重增加,血、尿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但血清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增高,示有肝毒性。
二甲醚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暂无资料
2.生物降解性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5.4d(理论)。
二甲醚毒性英文版
二甲醚安全信息
危害码(欧洲):F+:Highlyflammable;
风险声明(欧洲):R12
安全声明(欧洲):S9-S16-S33
危险品运输编码:UN10332.1
WGK德国:1
RTECS号:PM4780000
危险类别:2.1
海关编码:2909191000
二甲醚制备
1.主要作为合成甲醇生产中的副产获得,但随着以铜基催化剂为基础的低压法甲醇技术的广泛应用,甲醇粗产物中的二甲醚含量已很少。小规模生产时,可采用甲醇催化脱水法的方法,有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液相法是将甲醇和硫酸的混合物加热得到二甲醚。气相法是将甲醇蒸气通过氧化铝或结晶硅酸铝(也可用ZSM-5型分子筛)固体催化剂,气相脱水生成二甲醚。实验室中可由原甲酸三甲酯以三氯化铁为催化剂分解而得(收率95%)。高纯度甲醚可由碘甲烷与甲醇钠通过威廉逊合成法制得。
二甲醚海关
海关编码:2909191000
中文概述:2909191000甲醚。监管条件:无。增值税率:13.0%。退税率:13.0%。最低关税:5.5%。普通关税:30.0%
申报要素:品名,成分含量,用途
Summary:2909191000methoxymethane。Supervisionconditions:None。VAT:13.0%。Taxrebaterate:13.0%。Lowesttariff:5.5%。Generaltariff:30.0%
二甲醚英文别名
:CH3-O-CH3
:dimethylether
:methylether
:dimethylether
:Methane,1,1'-oxybis-
:ether,dimethyl
:3,4,5-TRIMETHOXY-2-(METHOXYMETHYL)CINNAMONITRILE
:EINECS204-065-8
:Ether,methyl
:Methoxymethane
:monomethylether
:MFCD00008494
:(CH3)2O
:DME
:METHANE,1,1'-OXYBIS-
二甲醚重点介绍
【二甲醚】凯途网二甲醚CAS号:115-10-6,二甲醚MSDS及其说明、性质、英文名、生产厂家、作用/用途、分子量、密度、沸点、熔点、结构式等。CAS号查询二甲醚。
有机原料即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工,以粮食发酵制酒精或溶剂业,煤气化后的原料气和干馏回收的煤焦油制得或分馏出各种有机化工产品的工业。在我国有机化工工业首先以煤产电石发生乙炔路线,煤气化合成甲醇、甲醛路线和回收煤焦油中苯、萘、蒽等路线及以粮食为原料发酵蒸馏制得酒精路线而发展起来。
ErJiaMi
二甲醚
公司简介
广州佳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难度小分子药物化学合成-放大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有员工超过180人,技术人员占比72%。基于多年小分子药物合成经验及技术积累,公司构建了硝化/氢化/超低温特殊反应技术平台、新分子设计合成技术平台、微通道连续反应生产应用平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化合物合成CRO/CDMO服务。
资质荣誉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标准样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核心技术
- 硝化反应技术:
1.硝化剂筛选:针对不同的反应底物活性选择合适的硝化剂;
2.硝化方法筛选:从安全和操作方面筛选与反应底物匹配的硝化方法;
3.硝化工艺优化:通过平行反应筛选最佳的反应温度、体积、滴加速度等,以获得最优工艺;
4.反应安全性评估:对需要工业化生产的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安全生产;
5.流体化学反应装置:通过流体化学反应技术,筛选适合的工艺,提高反应的安全性。 - 氢化反应技术:
1.催化剂筛选:筛选适合反应底物的催化剂;
2.氢化工艺优化:针对性的优化工艺,以达到成本低,绿色环保的目的;
3.反应安全性评估: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和压力,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 超低温反应技术:
1.反应类型:技术人员具有格式反应、锂化反应、低温环化反应等低温反应经验;
2.工艺优化:通过平行反应筛选最佳的反应温度、体积、滴加速度等,以获得最优工艺;
3.操作安全性评估:对反应各环节严格把控,确保安全;
4.反应装置:实验室配备50L超低温反应釜和液氨罐,可满足-100℃-200℃反应。
研发&生产
中间体合成实验室:
工艺放大实验室:
分析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