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糖异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常用名:芹糖异甘草苷
CAS号:120926-46-7
英文名:Isoliquiritin apioside
中文别名:N/A
芹糖异甘草苷名称
中文名:芹糖异甘草苷
英文名:(E)-3-[4-[(2S,3R,4S,5S,6R)-3-[(2S,3R,4R)-3,4-dihydroxy-4-(hydroxymethyl)oxolan-2-yl]oxy-4,5-dihydroxy-6-(hydroxymethyl)oxan-2-yl]oxyphenyl]-1-(2,4-dihydroxyphenyl)prop-2-en-1-one
英文别名:更多
芹糖异甘草苷生物活性
描述:Isoliquiritinapioside从Glycyrrhizaeradixrhizome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成分,显着降低了PMA诱导的MMP9活性增加,并抑制了PMA诱导的MAPK和NF-κB活化。Isoliquiritinapioside抑制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侵袭和血管生成。
相关类别:研究领域>>癌症信号通路>>MAPK/ERK信号通路>>p38MAPK信号通路>>代谢酶/蛋白酶>>MMP
靶点:
MMP9
NF-κB
p38MAPK
体外研究:异甘草苷能有效抑制PMA诱导的HT1080细胞凝胶化MMP-9活性。异甘草素芹菜苷降低PMA诱导的HT1080细胞MMP-9生成增加,在恶性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中具有抗转移和抗血管生成能力,无细胞毒性[1]。
参考文献:
[1].KimA1,etal.IsoliquiritinApiosideSuppressesinvitroInvasivenessandAngiogenesisofCancerCellsandEndothelialCells.FrontPharmacol.2018Dec10;9:1455.
芹糖异甘草苷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1.6±0.1g/cm3
沸点:901.0±65.0°Cat760mmHg
分子式:C26H30O13
分子量:550.509
闪点:301.9±27.8°C
精确质量:550.168640
PSA:215.83000
LogP:1.96
外观性状:白色粉末
蒸汽压:0.0±0.3mmHgat25°C
折射率:1.709
储存条件:2-8℃,避光,密封
芹糖异甘草苷英文别名
:2-Propen-1-one,1-(2,4-dihydroxyphenyl)-3-[4-[[2-O-[(2S,3R,4R)-tetrahydro-3,4-dihydroxy-4-(hydroxymethyl)-2-furanyl]-β-D-glucopyranosyl]oxy]phenyl]-,(2E)-
:4-[(1E)-3-(2,4-Dihydroxyphenyl)-3-oxo-1-propen-1-yl]phenyl2-O-[(2S,3R,4R)-3,4-dihydroxy-4-(hydroxymethyl)tetrahydro-2-furanyl]-β-D-glucopyranoside
:Neolicuroside
芹糖异甘草苷重点介绍
【芹糖异甘草苷】凯途网芹糖异甘草苷CAS号:120926-46-7,芹糖异甘草苷MSDS及其说明、性质、英文名、生产厂家、作用/用途、分子量、密度、沸点、熔点、结构式等。CAS号查询芹糖异甘草苷。
中草药化学是指运用现代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科学,中草药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很复杂,通常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油脂、蜡、酶、色素、维生素、有机酸、鞣质、无机盐、挥发油、生物碱、甙类等。每一种中草药都可能含有多种成分。
QinTangYiGanCaoGan
芹糖異甘草苷
公司简介
广州佳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难度小分子药物化学合成-放大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有员工超过180人,技术人员占比72%。基于多年小分子药物合成经验及技术积累,公司构建了硝化/氢化/超低温特殊反应技术平台、新分子设计合成技术平台、微通道连续反应生产应用平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化合物合成CRO/CDMO服务。
资质荣誉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标准样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核心技术
- 硝化反应技术:
1.硝化剂筛选:针对不同的反应底物活性选择合适的硝化剂;
2.硝化方法筛选:从安全和操作方面筛选与反应底物匹配的硝化方法;
3.硝化工艺优化:通过平行反应筛选最佳的反应温度、体积、滴加速度等,以获得最优工艺;
4.反应安全性评估:对需要工业化生产的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安全生产;
5.流体化学反应装置:通过流体化学反应技术,筛选适合的工艺,提高反应的安全性。 - 氢化反应技术:
1.催化剂筛选:筛选适合反应底物的催化剂;
2.氢化工艺优化:针对性的优化工艺,以达到成本低,绿色环保的目的;
3.反应安全性评估: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和压力,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 超低温反应技术:
1.反应类型:技术人员具有格式反应、锂化反应、低温环化反应等低温反应经验;
2.工艺优化:通过平行反应筛选最佳的反应温度、体积、滴加速度等,以获得最优工艺;
3.操作安全性评估:对反应各环节严格把控,确保安全;
4.反应装置:实验室配备50L超低温反应釜和液氨罐,可满足-100℃-200℃反应。
研发&生产
中间体合成实验室:
工艺放大实验室:
分析实验室: